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热点学科简介生物

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化学奖与生物学发展

浏览次数:4373   发布时间:2005-09-07
1`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根据19世纪末,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得·诺贝尔(1833~1896)生前的遗愿,以其经营炸药生产和油田所得的巨大财产作为基金而设置的,于1901年开始颁奖,每年一次。诺贝尔奖在最初设立时共分为5个奖项,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三个自然科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另设两个奖项是文学奖、和平事业奖)。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都把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视为在科技成就上的最高荣誉,而且还往往把一个国家获得这三个奖的数量的多寡作为衡量这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1968年又增设了一项经济学奖,由瑞典国家银行提供奖金,于1969年第一次颁奖。

1.1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在1901~2002年的102年间,共颁奖94次(其中8年因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原因未颁奖,共140人获奖。在94次颁奖项目中,有关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最多,其次是有机化学、结构测定和化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这说明:20世纪的化学特别是在解析生命现象、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高分子合成及理论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1.2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1901~2002年的102年间,也颁奖94次。1901年,德国人埃米尔·冯·贝林发现自喉抗毒素,创立血清疗法,而获第一次诺贝尔生理学奖。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因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而获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在过去的94次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中,分别授予了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瑞士、墨西哥、瑞典、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匈牙利、奥地利、荷兰、加拿大、丹麦、西班牙、俄国等20多个国家的130多位科学家。其中美国科学家获奖次数最多,得到了近40余次。其次是英国、德国和和法国。回望“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走过的100余个岁月,不难看出,她的每一次颁奖都是我们“生物学”发展前进的标志,这些获奖者在“生物学”发展的历程中都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2.生物学发展

追溯生物学的发展,可知它也经历了萌芽期、古代生物学时期、近代生物学时期和现代生物学时期。

2.1萌芽期

萌芽期是指人类产生(约300万年前)到阶级社会出现(4000年前),这时人类处于石器时代,原始人开始了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并有了原始的医术,这些都为生物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2古代生物学

2.2.1国外古代生物学

但真正标志生物学开始,则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著有《动物志》、《动物发生论》等,集当时动物知识之成,为后人尊称“动物学之父”。古希腊人提阿弗拉斯特(公元前371~287年),著有《植物史》等,后人尊称为“植物学之父”。

古罗马人盖仑(公元129~199年)创立了医学和生物学知识体系,在解剖、生理、胚胎、病理、医疗、药物等领域均有新发现著作颇多,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543年,比利时人维萨利出版《人体的构造》,创立了现代人体解剖学。1553年,西班牙人塞尔维特发现非循环途径。1665年,英国人虎克首次提出细胞概念。

2.2.2中国古代生物学

中国人华佗(约145~208年)创用麻沸散,创“五禽戏”疗法。中国人贾思勰(约480~550年)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相关变异规律;首次提到根瘤菌的作用。

中国人沈括(1031~1095年)著有《梦溪笔谈》,该书中有关生物学的条目近百条,记载了生物的形态、分布等有关资料;书中第一次使用了石油这一名词。1578年,中国明代医生李时珍完成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26幅。1688年,中国清代学者陈昊在《花镜》一书中记载了植物嫁接法。

2.3近代生物学

1838~1839年,德国人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指出植物和动物均由细胞组成,每个细胞能独立起作用;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奠定了现代进化论的基础。在这段时期内,生物学的研究是以描述为主,因而又可称为“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1866年,奥地利人孟德尔总结八年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发表了著名的《植物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因子学说和遗传学的显性律、分离率律和自由组合律。但没有受到当时科学界的重视;直到1900年,孟德尔的这些遗传定律才被重新提出,使生物学研究逐渐集中到分析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上来,生物学的发展进入“实验生物学阶段”。

3.生物学的发展与诺贝尔奖

自从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奖,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中,生物学的发展便与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诺贝尔化学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诺贝尔化学奖颁奖的94次中,最多的是有关生物化学(即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而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的每次颁奖更是作为当时生物学发展的标志。1953年,美国华特生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962年,英国人维尔金斯、克里克及美国人沃森,探明DNA的三维分子结构,这一成就被誉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以此获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使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在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中,主要集中在生化、免疫、揭开生命的奥秘、遗传基因、疑难疾病与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而这些恰恰又代表了生物学发展的方向和热点。

当然,如今的生物学发展,他已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微观方面主要以生物工程(包含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代表,从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宏观方面主要以生态学为代表,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不管生物学如何发展,他都是在研究全人类(包含所有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研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些研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诺贝尔奖设立的宗旨正是要授予那些为全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可以看出,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诺贝尔奖授予了那些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同时,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化学奖又代表了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Copyrights © 2020 毛坦厂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