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热点学科简介历史

实现历史教育文本的人本要求

浏览次数:3193   发布时间:2005-09-07
历史教育文本危机的根本治理之策



透过历史教育改革的“圣光”,揭穿历史教育改革存在着的深层次危机,不但需要过人的胆量,更是需要非凡的学识。笔者以为,任鹏杰先生用“文本危机”来描述历史教育改革的深层次危机是准确而深刻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对于历史教育文本危机讨论的呼唤是前瞻而深远的。



呼唤活生生的历史教育,是任先生主持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多年来不懈的追求。为此,他们在2000年推出了“商榷与正误”专辑。这一专辑,经由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公众当中产生了强烈地反响和共鸣,从而在社会公众当中引发了如何编写一套事实准确无误、富有时代气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统一的中学历史教材以及如何建立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审定和纠错机制等的一场大讨论。2001年他们又推出了“历史公开课‘反教学’现象”专栏,公开反对弄虚作假的历史公开课,提醒人们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际的工作作风。
现在,他们在追求历史教育文本求真、求新的基础之上,通过任先生对于历史教育文本危机的系列分析,以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对于历史教育文本危机讨论的热切呼唤,又把历史教育文本内在的“人本”要求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诚如任先生所言,文本危机本质上人的危机。这样的提法,对与不对并不是核心的,关键在于即便是提法不很妥当甚至提错了,却能够引起教育界同仁对于这种的说法的批评和对教育文本本身改革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可以说,任先生提出的文本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的话题,并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教育领域,它关涉各个学科,涉及课程教材改革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效能,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对于这一永远没有开头、也永远不应该有结束的话题,进行更多人次、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的讨论,预示着新世纪之初历史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新气象和新方向,必将会引起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



循着“文本危机本质上人的危机”这一思路,在任先生系列分析文章的启发下,笔者认为,实现历史教育文本的人本要求,是历史教育文本危机的根本治理之策。所谓历史教育文本中的“人本要求”指的就是,历史文本的内在内容、目标指向、外在形式,都必须从根本上完全满足和体现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活生生的平凡的个体生命,通过历史文本对于历史信息获取和感悟,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的要求。为此,历史教育文本的建构必须努力体现出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第一,历史教育文本必须立足于夯实“民间性”、“多元性”和“社会性”。历史教育文本必须摆脱宏大叙事——代表官方的划齐整一的政治性阐述,在不违反宪法精神的前提下,代之以在个性化基础之上的多元化社会性阐述。历史教育文本的核心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活生生的平凡的个体生命。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感悟和评价来说,不同的教育者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评价,不同的受教育者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评价。因此,历史教育文本的灵魂不仅在于凸现个体生命的差异性,而且更在于形成体现个体生命差异性的不同的解释流派。
第二,历史教育文本必须着眼于张扬“人文性”、“精彩性”和“创造性”。历史教育文本是人化的物,真实性只是它的得以活动的平台,而追求精彩性和创造性才是它的第一要务。历史教育文本,给予个体生命的除了“真实”内容,还应有凭依丰富的历史思想建构起来的“精彩”形式。它应该能引领人们立足现实,穿越时空,沟通过去与未来,从而激发起个体生命无穷的创造力。历史教育文本只有以个性、创造性为理想,才能造就适于“树人”的良好教育环境,进而才有条件造就具有个性、创造性的人。

笔者坚信,诚如任先生所言,完全实现了人本要求的历史教育文本,以人性为本、以智慧的公正的价值观为导向、以提升人文互动表达效能为追趋,在教育传意上必会越来越富有个性和创造性,是的本来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必然会越来越翠绿、越来越富生机,我们的社会必将因此而更加生气勃勃、异彩纷呈!
Copyrights © 2020 毛坦厂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