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

烽火弦歌传八秩 红色基因育新人 —— 毛坦厂中学隆重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报告会

浏览次数:62   发布时间:2025-08-28

8月28日下午,毛坦厂中学隆重举行“铭记抗战史,强国担使命”主题报告会,特邀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原一级调研员、市新四军历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委讲师团专家库成员陈道明主讲。正在参加国防素质教育的高一新生到场聆听。原金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新四军历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玉军,区委史志室主任涂茂松,区老干部服务中心主任刘桂远,区新四军历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永德,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育局副局长张玉双等领导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毛坦厂中学党委委员王先青主持。


历史回响:茅屋油灯下的抗战丰碑

1939年春,日军铁蹄逼近安庆,一群爱国师生背负书卷迁至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镇,在茅屋油灯下点燃教育火种。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学校即为毛坦厂中学的前身,时称“三临中”。

陈道明展开“日军侵犯六安路线图”,讲述寿县、舒城、六安等地沦陷的血泪史,慨然道:“毛中的茅草校舍,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脊梁!”

陈道明的报告让毛中师生不由得回溯1939年“三临中”的峥嵘岁月,为建校八十六载薪火不辍而无比自豪。


烽火淬炼:统一战线凝聚山河之力

报告聚焦六安抗战壮举:中国共产党以《八一宣言》为号角,推动国共合作形成全民抗战洪流;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大别山奇袭日军运输线,与国民党军队在霍山鹿吐石铺战役中协同歼敌千余,谱写共御外敌的壮歌。陈道明动情提及“三临中”师生在抗战期间刻苦学习与支持抗战事迹:“他们以笔为枪,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忱注入毛中血脉,铸就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青春誓言:以先辈炬火照复兴征途

千名学生凝视展板上日军轰炸六安的焦土影像,耳畔回响着陈道明的号召:铭记杨靖宇“草根棉絮裹腹仍死战”的铮铮铁骨,以“落后挨打”的历史警钟激荡“强国有我”的担当。高一新生代表刘岷雨动情地表态:“吾辈定承先辈风骨,走好新时代赶考路!”铿锵誓言与礼堂穹顶共振,仿佛穿越时空回应着茅屋中的读书声。


今日回响:从抗战课堂到强国摇篮

这座曾以茅草校舍育英才的学堂,如今在践行具有本校特色的“1320”育人模式中,十分注重大思政课建设,以省级示范高中的荣光、连续10年荣获“空军招飞先进单位”的佳绩,诠释着教育强国的使命担当。当陈道明“铭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发展才能自强。不忘初心,旗帜指引方向;敢于斗争,道路决定命运!”的结语落下,现场掌声雷动。此刻,抗战精神已化作大别山麓最澎湃的青春力量。


撰文:汪邦君

一审:陈清林

二审:胡国俊

三审:邹德鑫